(资料图片)
一年之计在于春。当前春季农业生产正从南向北陆续展开,冬小麦冬油菜面积增加、长势正常,春播粮食意向面积稳中略增,粮油生产和春耕备耕总体形势较好。南国春早,土膏正润。从东北平原到江淮大地,从塞上江南到天府粮仓,亿万农民辛勤耕耘,挥洒汗水。放眼广袤田野,新的耕耘已经开始,新的丰收正在孕育。
立春节气前后,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。从种子与肥料等春耕物资准备,到技术与服务直达田间地头,再到“大铁牛”“田保姆”的服务保障,在中国大江南北,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。从水稻、玉米种子的生产销售到农作物肥料的跨区调运等,各地正在抢抓时机,组织好农资生产、流通与供应,确保各类农资能够及时到村、到店、到户、到地头。从春耕备耕到春播春管,各个环节都活跃着一支支“三农”队伍。从农业农村部的专家到农技部门组建的技术小分队,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农技员到各类春耕生产服务队,从各级领导干部到种粮大户,大家都奔赴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,及时解决农户在春耕备耕中的各种急难愁盼问题,推动防灾减灾和春季田管关键措施落实落地。
保障粮食安全,重点在“两藏”。“藏粮于地”就是保护耕地红线、保障耕地质量。今年我国将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,新建4500万亩、改造提升3500万亩,让更多的粮田变良田,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,为粮食增产、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。“藏粮于技”要实现从“会种地”到“慧种地”转变。各地加强研发创新投入,加强与科研院校及重点企业协作。目前,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%以上,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%。农机一响,种地不慌。天上飞,地上跑,越来越多高科技农机装备驻扎田间。今年我国将集成推广一批高产增产技术模式,加大大豆种植支持力度,加力推进技术装备研发应用,争取高产高油大豆、短生育期油菜、丘陵山区适用机械等短板技术尽快取得突破。
农民种粮能赚钱,国家粮食就安全。让农民多增收、有奔头,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。2023年,我国明确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,将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7.7亿亩以上、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.3万亿斤以上。对于广大农民和种粮大户来说,既是挑战也是机遇。近年来,随着各种保障机制的不断健全完善,随着各种惠农政策力度的加大,农民看到了希望,尝到了甜头。今年,相关部门将继续落实最低收购价、生产者补贴,持续加大对大豆种植支持力度,将继续实施小麦“一喷三防”补助全覆盖,提早下拨病虫害防控资金,实施南方早稻集中育秧补助。日前,中央财政提前下达2023年农业相关转移支付2115亿元,鼓励农民做好春耕备耕,让农民种粮有奔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