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稻盛和夫
来源:盛和塾(ID:shengheshu2018)
1
(资料图片)
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,
积极面对人生
从降生人世,到生命终结,无论对谁而言,人生旅程都是一出波澜万丈的戏剧。
其中既有充满荣光、极尽欢喜的时光,也有遭遇苦难、咬牙忍受的日子。
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这样的人生呢?
在现世这片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上,我们应该如何划动人生的小舟向前行呢?
这其实是一个极为单纯的问题。
人生中发生的一切事情,全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心灵吸引过来、塑造出来的。
正因如此,面对眼前发生的事情,抱什么想法、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,人生将因此发生巨大变化。
创建松下电器的松下先生,由于幼年时父亲投机米市失败并破产,不得不在上小学时就辍学当了学徒,从孩提时代开始,就吃尽了苦头。
然而,在这样的命运面前,他毫不气馁,为了让雇主高兴,他一心一意,拼命工作。
松下先生这种忠诚老实、乐观开朗的心灵,就是构筑日后松下繁荣事业的基础。
和松下先生一样当学徒的孩子,当时恐怕有很多吧。
其中可能有很多孩子会埋怨自己的境遇,妒忌别人,憎恨社会。
这种孩子不可能取得松下先生那样卓越的成就。
不管遭遇怎样的苦难,都要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和境遇,在忍耐的同时,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持续不断地拼命努力。
这样的人才能不断开拓自己的人生。
现状越艰苦,人就越容易发牢骚、鸣不平,怨天尤人。
但是,这些牢骚、不满兜兜转转,又会回到自己身上,导致自己的境遇进一步恶化。
不管现在多么一帆风顺,这种情况不可能永远持续。
我们不能沉溺于顺境而骄傲自满,必须始终用谦虚的态度,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严格约束,不可忘记感谢之心。
在直面灾难、苦难、不幸状况的时候,其实正是表达感谢的绝好机会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
因为这种严酷的环境、严峻的局面,能够锻炼我们的心志,磨炼我们的灵魂。
所以,不要悲叹,不要怨恨,不要总是愤愤不平,要对灾难、苦难和不幸说 " 谢谢 "。
用积极的态度接受一切,并加以感谢,抱着乐观的心态不断向前。
为此," 无论何时何事,都要表达感谢 ",必须用理性将这个道理铭刻于心。
在心里做好准备,让 " 谢谢 " 随时都能脱口而出。
2
与其怨天尤人,
我们不如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
为松下提供零部件或材料的中小企业组成了一个组织,在近畿一带的松下的贴牌加工企业经常聚集一堂。
在这个组织里大家牢骚不断,当大家一起举办宴会时,少不了要说松下的坏话。
" 松下做生意不择手段,杀价毫不留情 ";" 做松下的贴牌加工企业,现在已快破产了 "。
明明是靠着松下的订单,自己才有饭吃,却不知感恩,反而抱怨不休。
抱怨对象是给了自己订单的松下。
宴会结束时,还有人总结道:" 各位,要是一直干松下的贴牌加工的活,公司迟早得倒闭。"
" 总的来说,到今天为止,松下之所以兴旺发达,靠的就是剥削贴牌加工企业。"
很奇怪,越是这么说的人,越是只干松下一家的活。而反过来他们又牢骚满腹。
我总觉得这样的人很不正常。听他们那么议论,我不予认同。
做贴牌加工没有关系,当佣人也没有关系,在这个过程中,我拼命努力,做得比客户要求的更好,我不抱有怨恨情绪。
当我去日立、东芝、三菱这些大公司推销产品时,屡屡遭到拒绝,总是吃闭门羹。
一是因为这些大企业都有系列的零部件供应商。
二是因为大企业是精英集团,它们一流的研究所、一流的技术人员,不会把京瓷这种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放在眼里。
在它们研发的最新的电子产品中,如果要用京瓷的零部件,它们觉得不放心,无法信任。
松下因为一开始就同我们交往,我们做出了实绩,所以才使用我们的产品。
当时,我有一种深切的感受。
哪怕外国企业,如果质量、技术、价格三个条件不能同时得到满足的话,它们也不会买京瓷的产品。
而这三个条件,京瓷全部顺利通过。
"
这时我就想到:" 正是当年松下的严厉,才锻炼了我,才有今天的我。"
"
当年喋喋不休、抱怨不止的贴牌加工企业中,一大批都倒闭了。
而我却在松下的苛刻要求下获得了成长,具备了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,足以在外国市场上伸展拳脚。
由此看来,必须向松下表示由衷的敬意,真应该双手合十," 真的很好,正是你严酷的采购态度锤炼了我。今天我能够驰骋于全世界,正是当年松下严格要求的结果啊!"
我对松下充满了感激之情。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。
3
磨练自己的判断力,
让一切事物都往好的方向发展
所谓的直觉力,本来并不是在平常培养、等到灾害来时才发挥的能力,而是经营者借由日常工作就可以提升的能力。
为什么?
因为无论公司也好、业绩也好,结合过去的经营者的判断经验,如果可以做三次正确判断、两次错误判断,结局是公司还是无法成为优秀的企业。
一个经营者无论是平时还是灾害期间,要经常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行。
换句话说,能够经常做出正确判断的人,通常就是我们经营者。
话说回来,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做,才能磨炼出自己的直觉力、也就是判断力呢?
我想借用他人曾经提到的 " 有意注意 " 及 " 无意注意 " 两种说法。
我要强调的是,经营者应该聚精会神,注入自己的意识,过 " 有意注意的人生 "。
关于作判断,重点在于,只需作简单判断的工作可以直接交给部下作判断,如果是比较重要的事,就应该慎重讨论。
这是一般的判断方法。但是我认为只要是判断,无论大小都是非常重要的。
如果平常就养成随随便便下判断的习惯,到了真正需要时,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做出好的判断。
相反,如果平常就养成 " 有意注意 " 的生活习惯,万一有事发生,直觉力就会出来工作。
为了达到这种境地,从一开始就应该培养 " 全神贯注后再作判断 " 的习惯,而且一定要维持这样的思维。
一直维持这种思维,假以时日,这种思维就会自然地储存在头脑中。
为了磨炼出判断力,必须每天都过着 " 有意注意 " 的日子才行。
无论多么细微的判断都要认真去面对,养成拼命思考过后,再做判断的习惯。
如此一来自然就能培养出判断力和直觉力。
我从创业以来,一直很认真地针对每件事情作判断,结果我不但能道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,也能轻易地对部下做好说明。
一点一滴让气氛缓和下来,因为我总是非常专注和集中,因此很自然地就具有强烈的直觉力。
4
放下自己的私欲和执念,
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践行利他
由于一系列事情成为契机,让我完全放下了创业之初所怀抱的个人动机,将京瓷的存在意义从 " 利己 " 转变为 " 利他 "。
可以说,那就是我作为经营者重生的瞬间。
如果我坚持以前的理念——公司的存在是为了将自己的技术发扬光大,京瓷恐怕就不会有今天这样巨大的成长发展了。
京瓷后来的急速成长,就建立在 " 追求全体员工的幸福 " 这一坚实的利他基础之上。
公司首先就是为了在其中工作的员工而存在的。
企业经营的目的,就是实现全体员工的幸福。
这是企业经营中最为根本的利他精神之所在,用这样的理念去经营企业,就能与员工产生共鸣,获得他们的认同,他们就会不惜一切努力予以协助。
讲到 " 利他之心 " 时,如果一下子上升到 " 为了国家 "" 为了社会 " 等宏伟高尚的理念,那么从公司一般员工的角度来看,那就成了与自己无关的 " 他人的事情 "。
这样的话,就无法点燃他们的热情,他们就不会不遗余力、拼命工作。
" 利他 " 这个词的意思本来就很简单。
" 有利于他人 ",就是先人后己,把 " 为自己 " 放后面,优先 " 为他人 "。
比如,思考为了邻居可以做些什么,尽己所能做一些关爱对方的事情。
利他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,绝不是什么需要大张旗鼓的行为。
如果有家庭,首先就要做一些让家人幸福的事情。
如果在工作,就要为职场同事、为客户做力所能及的事。
此外,还要尽可能为自己所在的街道和地区做有益的贡献。
只要有利于他人,不管事情多么细小,都是利他的行为。
在利他的行为中萌生的利他心,像花朵一样绽放,由此,再向着人最高尚、最美好的行为进一步扩展。
在我自己的人生中,说到最早的利他行为,我就想起小学时代,我作为孩子王,带着几个小伙伴到处玩耍的事情。
放学回家,扔下书包,到处玩耍。
母亲总是为我们这群顽皮的孩子准备好点心——满满一锅蒸好的红薯,这在当时算是奢侈的美食了。
一看到热气腾腾的美味红薯,忍不住就要伸手。
但我硬是忍住这种冲动,先分给小伙伴们,再把剩下的留给自己。
现在想来,那就是作为孩子王的我,当时所能做的最大的利他行为了。
他人优先,将自己放在后面,这是做人的朴素而单纯的行为。
而这种微小的行为,对于我而言,就是利他心的萌芽。
5
要学会忍耐,不经历失败,
就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
我少年时代的人生看上去似乎沾染了不幸的色彩,但实际上,这只是上天赐予我的精彩人生的前奏而已。
如果我的人生一帆风顺,完全没有经历挫折和艰辛,我就不会去努力磨炼自己的心灵,我恐怕会成为一个不懂得体谅和同情他人的人。
不管眼前的状况多么严酷,既不能怨恨,也不能屈服,而是要一以贯之地积极应对,这才是实现幸福人生的秘诀。
始终心怀感谢,谦虚律己,同时,不忘对他人施以关爱和善意,这样的心态就是吸引美好现实的原因。
英国思想家在其著作《原因与结果法则》一书中做了以下论述:
"
" 有一种倾向,不管是眼前的目标,还是人生的目的,心灵纯洁的人总是远比心灵肮脏的人更容易达成。
心灵肮脏的人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涉足的领域,心灵纯洁的人随意踏入就轻易获胜。"
"
在我们身边,也有一些人,虽然头脑并不聪明,也说不上有多能干。
但是,他们以纯粹的动机发起挑战,不懈努力持之以恒,顺利完成了大家都认为难以完成的工作。
我们应该看到过这样的人吧。
一方面,以清澈的心灵描绘的愿望,成功实现的概率很高。
而且这个成功容易持续。也就是说,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经营中,幸运经常会光顾,幸运会连续不断。
另一方面,才华出众的人绞尽脑汁制订了缜密的计划顺利推进。
不管多好的计划,如果其动机源于邪念,那么即使获得一时的成功,这种成功也无法持续。
那么,净化心灵、美化心灵的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?
全力以赴、全神贯注地投身于眼前应做的工作。
全身心投入工作时,怨恨他人、憎恶他人的杂念就不会浮现。
犹如禅僧坐禅一般,当下的心灵会变得纯洁、美好。
但为了磨炼心灵,我们没有必要特地去坐禅,没有必要居深山、击瀑布。
只要将全副精力投入眼前的工作,在当下这个瞬间极度认真、极度专注,就是任何方法都无法替代的精神修行。(本文完)
你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
标签: